【及锋而试是什么意思】“及锋而试”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及锋而试,不亦可乎?”意思是趁着敌人士气正盛、锐气未减的时候去迎战,比喻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主动出击,以取得胜利。这个成语常用于军事或策略性的情境中,强调把握时机的重要性。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及锋而试 |
拼音 | jí fēng ér shì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释义 | 趁敌方士气旺盛时进行试探或进攻,比喻抓住有利时机采取行动。 |
用法 | 多用于军事、政治、商业等需要把握时机的场合。 |
近义词 | 抓住时机、趁势而为、乘胜追击 |
反义词 | 坐失良机、错失良机、犹豫不决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及锋而试”最早出现在《左传》中,讲述的是晋楚城濮之战前,楚国大夫子玉建议趁晋军士气未衰时发起进攻,但晋文公没有采纳,最终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这一事件后来被用来形容在关键时刻应果断行动,而不是等待时机。
随着时间的发展,“及锋而试”逐渐从军事术语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如商业竞争、个人发展等,强调在最佳时机采取行动的重要性。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应用示例 |
军事战略 | 在敌军士气高涨时发动突袭,是“及锋而试”的典型应用。 |
商业竞争 | 公司在市场尚未饱和时推出新产品,属于“及锋而试”。 |
个人发展 | 在事业上升期抓住机遇,是“及锋而试”的现实体现。 |
四、总结
“及锋而试”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现代人面对机遇时的一种智慧选择。它提醒我们,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果断决策,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个人成长、企业发展还是国家治理,掌握“及锋而试”的精神,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