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镂藻绘是什么意思】“雕镂藻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书画等艺术作品在形式上过分追求华丽的修饰,而缺乏实质内容。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强调的是形式上的堆砌和装饰,而非内容的深刻或思想的深度。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雕镂 | 雕刻、镂空,比喻精细地加工 | 《文心雕龙》 | 多用于描述工艺或文字的精细处理 |
藻绘 | 彩色的图案或纹饰,比喻华丽的辞藻 | 《文心雕龙》 | 常用于形容文章中的修饰性语言 |
雕镂藻绘 | 比喻过分追求形式美,忽略内容 | 《文心雕龙·情采》 | 多用于批评文章或艺术作品的浮华之风 |
二、出处与背景
“雕镂藻绘”最早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情采》篇,原文为:“若夫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使情采有余,风流自远。若能雕镂藻绘,以文为饰,则其辞章之妙,亦可窥矣。”这里刘勰指出,文章应注重情感表达与思想内涵,而非仅仅追求辞藻的华丽。
后世多用此词来批评那些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在唐宋以后,随着古文运动的兴起,“雕镂藻绘”逐渐成为一种被批判的文风。
三、现代应用与意义
在现代语境中,“雕镂藻绘”常用来形容以下几种情况:
1. 文章写作:过于注重辞藻堆砌,缺乏真实情感或思想深度。
2. 艺术创作:画面或作品虽然精美,但内容空洞,缺乏内涵。
3. 演讲或口才:语言华丽,但缺乏实际内容或说服力。
这种现象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常见,部分自媒体文章、短视频文案等,往往为了吸引眼球而过度修饰,忽略了内容本身的价值。
四、总结
“雕镂藻绘”是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原指对文字或艺术作品进行细致的装饰和美化,但在文学批评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批评那种只重形式、忽视内容的倾向。在当代,我们更应注重内容的真实与思想的深度,避免陷入“雕镂藻绘”的误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含义 | 过分追求形式美的修饰,忽视内容 |
出处 | 《文心雕龙·情采》 |
用法 | 批评文章、艺术作品的浮夸风格 |
现代意义 | 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反对形式主义 |
总结 | 应注重思想与情感的表达,避免过度修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