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会孩子破十法】“破十法”是小学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尤其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广泛应用。它可以帮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数的分解与组合,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本文将总结如何有效地教会孩子掌握“破十法”,并附上相关知识点表格,便于理解和记忆。
一、什么是“破十法”?
“破十法”是指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当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把被减数拆成一个“10”和一个“余数”,然后用“10”减去减数,再把结果加上余数的方法。例如:
13 - 5 = ?
可以拆成 10 + 3,先算 10 - 5 = 5,再加 3,得 8。
二、教学步骤总结
| 教学步骤 | 具体内容 | 
| 1. 理解“10”的概念 | 引导孩子认识10是一个完整的数,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如:10=7+3)。 | 
| 2. 拆分数字 | 教孩子将大于10的数字拆成“10 + 余数”。例如:14 = 10 + 4;17 = 10 + 7。 | 
| 3. 减法练习 | 让孩子尝试用“破十法”进行减法运算,如:15 - 6 = ?拆成10 + 5,10 - 6 = 4,再加5得9。 | 
| 4. 反复练习 | 通过口算题、卡片游戏等方式反复训练,巩固记忆。 | 
| 5. 结合实物操作 | 使用小棒、积木等教具帮助孩子形象化理解“破十”的过程。 | 
三、常见例题解析
| 题目 | 解题过程 | 
| 12 - 7 | 拆成10 + 2 → 10 - 7 = 3 → 3 + 2 = 5 | 
| 16 - 9 | 拆成10 + 6 → 10 - 9 = 1 → 1 + 6 = 7 | 
| 14 - 8 | 拆成10 + 4 → 10 - 8 = 2 → 2 + 4 = 6 | 
| 18 - 9 | 拆成10 + 8 → 10 - 9 = 1 → 1 + 8 = 9 | 
四、教学小贴士
- 从简单到复杂:先教孩子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再引入“破十法”。
- 鼓励孩子表达: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解释“破十法”的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
- 多用生活实例: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分糖果、分水果)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思维。
- 耐心引导:孩子可能一开始不适应,需要多次示范和练习,保持积极鼓励的态度。
五、总结
“破十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学技巧,能够帮助孩子更高效地进行20以内的减法运算。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拆分数字、实物操作、反复练习等方式,逐步引导孩子掌握这一方法。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孩子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还能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表格总结:
| 内容 | 说明 | 
| 破十法定义 | 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拆成10和余数,再进行计算 | 
| 教学步骤 | 理解10、拆分数字、减法练习、反复练习、实物操作 | 
| 常见例题 | 如12-7=5、16-9=7等 | 
| 教学建议 | 从简单开始、鼓励表达、结合生活、耐心引导 | 
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孩子可以更轻松地掌握“破十法”,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