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月之运行不息。乾坤之交泰,阴阳之和合。于是乎万物生焉,百态兴焉。人处其中,感自然之奥妙,悟造化之神奇。是以乐者,人心之所感,天地之所化也。
大乐非独音声之美,乃性情之和,精神之畅。观夫琴瑟之悠扬,钟鼓之铿锵,丝竹之婉转,管弦之激昂。此皆发于心而应于耳,动乎情而达乎志者也。故有诗云:“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言其能调和人伦,和睦乡里,使人心归正,风俗淳美。
然大乐不止于器物之声,更在于人心之和。当春阳初照,草木萌发,鸟语花香,此天籁也;夏日炎炎,清风徐来,蝉鸣蝶舞,此地籁也;秋风萧瑟,落叶归根,霜华满地,此人籁也。三籁相和,方成大乐。人心若能如此,内外兼修,则天下太平矣。
嗟乎!世事纷繁,人心浮躁。欲求大乐,必先静其心,安其神。如是,则虽身处闹市,亦可闻天籁;虽居陋室,亦能享地籁;虽劳碌奔波,亦不忘人籁。如此,则人生何其乐哉!
是以君子以大乐为志,以和为贵,以善为本。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皆以此为基。愿世人皆得大乐,共享太平盛世,共沐和谐春风。此吾之所愿,亦天下之所期也。赋曰:
天地大德兮生万物,
日月运行兮无终始。
阴阳和合兮乾坤泰,
大乐至美兮人心怡。
琴瑟友之兮钟鼓乐,
春阳萌发兮鸟语多。
夏风清凉兮蝉鸣远,
秋霜落地兮叶归根。
人心若水兮清且涟,
内外兼修兮道自全。
大乐在心兮无远近,
天下太平兮万民欢。
此赋文辞典雅,寓意深远,旨在表达对大乐境界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和谐社会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