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级磷酸国家标准解读】食品级磷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酸度调节剂和防腐剂,其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为规范食品级磷酸的生产与使用,我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本文对《食品级磷酸》国家标准进行简要解读,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内容。
一、标准概述
《食品级磷酸》国家标准(GB 28940-2012)主要规定了食品级磷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磷酸为原料,经提纯、精制后制成的食品级磷酸产品,用于食品加工中作为酸度调节剂、稳定剂等。
二、标准主要
项目 | 内容说明 |
标准名称 | 食品级磷酸(GB 28940-2012) |
适用范围 | 用于食品工业的磷酸产品,如饮料、糖果、烘焙制品等 |
技术要求 | 包括外观、磷酸含量、杂质限量(如重金属、砷、铅等)、pH值等 |
试验方法 | 按照国家相关检测方法进行,如滴定法测定磷酸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重金属 |
检验规则 | 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
标志与包装 | 明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 |
运输与贮存 | 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环境,防止受潮 |
三、关键指标解读
指标 | 标准要求 | 说明 |
磷酸含量(以H₃PO₄计) | ≥85% | 保证产品的酸性强度和功能性 |
pH值 | 1.0~2.5 | 控制酸度范围,适合食品应用 |
重金属(如铅、砷) | ≤0.001% | 确保对人体无害 |
氯化物 | ≤0.01% | 防止对食品风味造成影响 |
二氧化硅 | ≤0.05% | 避免影响产品稳定性 |
四、标准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食品级磷酸的质量控制水平,保障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同时,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促进了行业规范化发展。
五、结语
《食品级磷酸》国家标准是食品添加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充分验证。企业应严格遵守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推动食品工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