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怎么读出自哪里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尤其是那些在古文或诗词中出现的汉字。其中,“耄”就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字,很多人对其读音和出处并不清楚。本文将围绕“耄怎么读?出自哪里?”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并以表格形式总结关键信息。
一、文字解析
“耄”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为 mào,声调为第四声(去声)。它常用于表示年老的意思,多与“耋”连用,组成“耄耋”,用来形容年纪很大的人。
1. 读音说明:
- 拼音:mào
- 注音符号:ㄇㄠˋ
- 部首:耳
- 笔画:13画
- 结构:左右结构
2. 含义解释:
“耄”本义是指年老,尤其指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在古代文献中,常与“耋”搭配使用,形成“耄耋之年”,意指高龄。
二、出处来源
“耄”字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常见于《礼记》《尚书》等经典著作中。以下是一些主要出处:
文献名称 | 出处句子 | 释义 |
《礼记·曲礼上》 | “七十曰耄。” | 指七十岁称为“耄”。 |
《尚书·洪范》 | “五曰庶民,六曰师,七曰士,八曰大夫,九曰卿,十曰公,十一曰侯,十二曰伯,十三曰子,十四曰男,十五曰公。” | 虽未直接提到“耄”,但古代对年龄的划分中有相关概念。 |
《诗经·小雅·庭燎》 | “夜如何其?夜向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 无直接提及,但古代诗歌中常用“耄”表达对长寿者的赞美。 |
三、现代使用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耄”字使用频率较低,通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历史文章或正式场合中。例如:
- “他已是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
- “古人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耄耋’则更显尊贵。”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字形 | 耄 |
拼音 | mào |
声调 | 第四声 |
部首 | 耳 |
笔画 | 13画 |
结构 | 左右结构 |
含义 | 年老,多指七十岁以上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等古代典籍 |
现代使用 | 多见于文学、历史类文本 |
常见搭配 | 耄耋之年 |
五、结语
“耄”字虽然不常见,但其背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长寿和尊敬长者的重视。了解这类生僻字,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希望本文能帮助你解答“耄怎么读?出自哪里?”这一问题,并提升对汉字文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