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成身退的下一句是什么】“功成身退”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取得了成就,就应该适时退出,不居功自傲,顺应自然规律。这一思想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强调谦逊与低调。
在日常生活中,“功成身退”常用来形容那些在事业或任务完成后主动退出、不贪恋权力或名誉的人。例如,一些企业家在公司发展稳定后选择退休,或官员在任期结束后不再谋求连任,都属于“功成身退”的体现。
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道德经》 |
原文 |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
含义 | 完成任务后主动退出,不居功自傲 |
现代用法 | 形容成功后淡出,保持低调 |
相关思想 | 道家“无为而治”、谦逊与顺应自然 |
延伸思考:
“功成身退”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描述,也是一种处世哲学。它提醒人们在取得成就之后,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因过度追求名利而失去本心。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职场、政界或创业领域,懂得“功成身退”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长久的成功与尊重。
因此,了解“功成身退”的完整含义及其背后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在面对人生起伏时,做出更理智、更成熟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