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胆汁淤积症】妊娠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简称ICP)是一种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的肝脏功能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胆汁酸水平升高。该病虽然不直接威胁孕妇生命,但可能对胎儿造成一定风险,如早产、胎心异常甚至胎儿宫内窘迫。
一、疾病概述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妊娠胆汁淤积症 |
英文名称 |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 |
发病时间 | 妊娠中晚期(通常在28周以后) |
主要症状 | 皮肤瘙痒(尤其是手掌和脚掌)、黄疸、乏力等 |
病因 | 尚不明确,可能与激素变化、遗传因素及肝脏代谢异常有关 |
诊断指标 | 血清总胆汁酸升高、肝功能异常(如ALT、AST升高) |
治疗方式 | 对症治疗、药物干预、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
风险因素 | 多次妊娠、家族史、多胎妊娠、某些种族(如南美、北欧) |
二、临床表现
妊娠胆汁淤积症最常见的表现是皮肤瘙痒,通常从手掌和脚掌开始,逐渐扩散至全身。瘙痒常在夜间加重,影响睡眠质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眼睛或皮肤发黄。
此外,部分孕妇可能伴有疲劳、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特异,需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
三、诊断方法
1. 血清胆汁酸检测:是诊断ICP的主要依据。正常值一般低于10 μmol/L,若高于10 μmol/L可考虑为ICP。
2. 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ST、ALP等指标,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升高。
3. 超声检查:用于排除其他肝脏疾病或胆道异常。
4. 排除其他原因:如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四、治疗方法
治疗手段 | 说明 |
药物治疗 | 如熊去氧胆酸(UDCA),可缓解瘙痒并降低胆汁酸水平 |
对症处理 | 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注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
监测胎儿 | 定期进行胎心监护、B超等,评估胎儿健康状况 |
终止妊娠 | 若病情严重或接近预产期,医生可能建议提前分娩以减少风险 |
五、预后与注意事项
- 孕妇预后:大多数患者在分娩后症状会自行缓解,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 胎儿风险:ICP可能增加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的风险,因此需要严密监测。
- 产后随访:建议产后复查肝功能,确保恢复良好。
六、预防与日常护理
- 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 饮食清淡:少食油腻、辛辣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避免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可能加重症状,建议保持心情平稳。
- 定期产检:尤其关注胆汁酸和肝功能的变化。
总结:妊娠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常见但需重视的妊娠并发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密切监测对母婴安全至关重要。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管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