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过门不入故事来源是什么

2025-10-01 21:48:27

问题描述:

过门不入故事来源是什么,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21:48:27

过门不入故事来源是什么】“过门不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专注、专心致志,甚至到了连经过家门口都不进去的地步。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古代历史人物大禹治水的故事。

一、

“过门不入”最早出自《史记·夏本纪》,讲述的是大禹治水期间,他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而是坚持治理洪水,最终成功治水,造福百姓。这一行为体现了大禹以国家和人民为重的奉献精神,也成为了后世推崇的典范。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过门不入”逐渐被引申为一种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精神状态,常用于形容人在工作或学习中非常投入,甚至连路过家门都顾不上回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过门不入
出处 《史记·夏本纪》
故事背景 大禹治水期间,三次经过家门未入
原意 形容治水时专注、无私奉献
引申义 形容人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使用场景 工作、学习、事业等专注场合
文化意义 表达敬业精神与牺牲精神

三、补充说明

虽然“过门不入”最初是描述大禹治水的事迹,但随着时间推移,它的使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历史典故本身。现代人常用它来形容一个人对工作的投入程度,甚至是某种执着的精神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成语的使用要根据具体语境来判断,不能脱离原本的含义而随意套用。

通过了解“过门不入”的来源,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内涵,也能从中感受到古代先贤所体现的敬业与奉献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