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三年级悯农古诗宋

2025-10-03 23:31:59

问题描述:

三年级悯农古诗宋,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3 23:31:59

三年级悯农古诗宋】《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因其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被广泛收录于小学语文教材中,尤其是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粮食来之不易的感慨。

一、诗歌原文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二、诗歌解析

1. 第一句:春种一粒粟

意思是春天播种一粒种子,象征着农业生产的开始。这里“粟”指的是谷物,说明古代以谷物为主要农作物。

2. 第二句:秋收万颗子

秋天收获了成千上万的谷物,说明丰收的喜悦和农业的成果。

3. 第三句:四海无闲田

天下没有一块闲置的土地,说明农民们都在辛勤耕作,努力生产。

4. 第四句:农夫犹饿死

尽管如此,农民仍然饿死,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农民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丰收与饥饿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三、学习要点总结

学习点 内容说明
作者 李绅(唐代)
体裁 五言绝句
主题 表达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批判社会不公
艺术特色 语言简练,对比鲜明,情感真挚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理解难点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矛盾对比

四、教学建议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悯农》是一篇非常合适的古诗教学材料。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首诗:

- 朗读训练: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 图文结合:展示农民耕作的画面,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诗意。

-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农民会饿死?”、“我们该如何珍惜粮食?”等问题。

- 拓展延伸:可以介绍其他描写农民生活的古诗,如《观刈麦》等,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五、结语

《悯农》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它不仅是一首古诗,更是一堂生动的品德教育课。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们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学会感恩生活、尊重劳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