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篇累牍的意思介绍】“连篇累牍”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或话语内容繁多、重复冗长。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学表达方式,用来批评那些内容空洞、结构松散、缺乏重点的文章。在现代语境中,“连篇累牍”多带有贬义,强调语言的啰嗦和效率低下。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连篇累牍”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分析: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解释 |
连篇累牍 | lián piān lěi dú | 原指写了好几篇,又写了好多篇,形容文章或讲话内容繁多、重复冗长。 |
二、来源与出处
“连篇累牍”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言虽繁,其意则实,可为连篇累牍。”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批评中,用以形容文章内容过多、结构松散、缺乏逻辑性。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描述 |
文学批评 | 用于批评文章内容空洞、重复、缺乏重点。 |
日常交流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过于啰嗦,没有条理。 |
新闻报道 | 有时用于描述新闻报道内容冗长,信息密度低。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冗长啰嗦、拖泥带水、堆砌辞藻 |
反义词 | 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精炼有力 |
五、使用注意事项
- “连篇累牍”通常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单纯“内容多”,而应强调“重复、冗长”之意。
- 在正式写作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此成语,以免显得不够专业。
六、例句参考
1. 这篇文章内容空洞,全是连篇累牍的废话,毫无价值。
2. 他讲话总是连篇累牍,让人难以抓住重点。
3. 报刊上有些评论文章,常常是连篇累牍,缺乏新意。
七、总结
“连篇累牍”是一个具有较强批评意味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文章或语言表达中内容过多、重复冗长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注重语言的简洁性和逻辑性,避免陷入“连篇累牍”的误区。通过合理组织语言,提高表达效率,才能更好地传递信息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