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桃杀三士啥意思】“一桃杀三士”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故的成语,用来形容用极小的代价或手段,达到消灭多个对手的目的。这个成语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权谋思想和历史故事,常被用来比喻以智取胜、以少胜多的策略。
一、
“一桃杀三士”出自《韩非子·说林上》,讲述的是齐国大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因功高震主而受到齐景公的猜忌。为了消除威胁,晏婴建议齐景公赏赐他们三个桃子,让他们根据功劳大小来分食。结果三人因争功而互相指责,最终自相残杀,全部丧命。
这个典故形象地说明了“以小博大”的策略,也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中常见的心理战与权术手段。如今,“一桃杀三士”常被引申为:用一个简单的手段或诱饵,让多个对手陷入内斗,从而达到除掉他们的目的。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桃杀三士 |
出处 | 《韩非子·说林上》 |
故事背景 | 齐国三位勇士因功高震主,被齐景公猜忌 |
行动方式 | 晏婴设计用三颗桃子引发三人争功 |
结果 | 三人因争功而互相残杀,全部死亡 |
含义 | 用很小的代价或手段,达到消灭多个对手的目的 |
现代引申 | 常用于形容以智取胜、以小博大的策略 |
适用场景 | 政治斗争、商业竞争、人际关系等 |
三、结语
“一桃杀三士”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权力斗争时,有时看似简单的方法,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同时,也警示我们不要轻易陷入争斗,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