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耰而不辍的意思耰而不辍的意思是什么】“耰而不辍”是一个出自《论语·微子》的成语,原文为:“耰而不辍。”这句话原本是孔子对一位农夫的描写,后被引申为一种坚持不懈、勤奋劳作的精神象征。下面我们从字义、出处、引申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耰”是古代农具的一种,用于平整土地、覆盖种子;“不辍”意为不停止、不间断。因此,“耰而不辍”的本义是指农夫不停地耕作、劳作,没有停歇。
在《论语》中,孔子看到一位农夫在田间劳作,虽然辛苦但依然坚持不断,于是感叹说:“耰而不辍。”这不仅是对农夫勤劳精神的赞美,也体现了儒家提倡的“勤勉”与“持之以恒”的价值观。
后来,“耰而不辍”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认真、努力不懈,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轻言放弃。
二、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耰而不辍 |
出处 | 《论语·微子》 |
原文 | “耰而不辍。” |
字面意思 | 农具不停翻土,表示持续不断地劳作。 |
引申意义 | 比喻做事坚持不懈,不畏艰难,持续努力。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称赞他人的勤奋、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
哲学内涵 | 体现儒家思想中的“勤”与“恒”,强调人应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
现代应用 | 可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激励,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
三、结语
“耰而不辍”虽源自古代农事活动,但其背后蕴含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当像那位农夫一样,保持坚定的意志,不轻言放弃。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农业劳动,也适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各种努力与追求。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人生目标的实现,唯有“耰而不辍”,才能最终收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