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全蚀病会出现哪些症状】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枯萎病或黑脚病,是一种由真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引起的土传性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小麦的根部和茎基部,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了解其典型症状对于及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
小麦全蚀病在不同生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早期以根部感染为主,后期则影响茎秆和叶片。病株生长迟缓、植株矮小,严重时会导致成片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排水不良、土壤湿度较高的地块,且连作田块更易发生。
常见的症状包括:根部变黑腐烂、茎基部出现黑色斑块、叶片发黄、植株矮化等。此外,病株的麦穗也会出现灌浆不良、籽粒瘦瘪等问题。
二、症状一览表
| 症状阶段 | 具体表现 | 发生时间 | 影响 |
| 幼苗期 | 根系变黑、腐烂,植株生长缓慢 | 苗期至分蘖期 | 影响根系吸收能力 |
| 分蘖期 | 茎基部出现黑色斑块,叶片发黄 | 分蘖期至拔节期 | 植株矮化,分蘖减少 |
| 拔节期 | 根茎腐烂,植株易倒伏 | 拔节期 | 增加倒伏风险 |
| 抽穗期 | 叶片黄化,麦穗灌浆不良 | 抽穗期 | 籽粒瘦瘪,产量下降 |
| 成熟期 | 全株枯死,根部严重腐烂 | 成熟期 | 造成大面积减产 |
三、防治建议
1. 轮作种植:避免与小麦连作,可与豆科、玉米等作物轮作。
2.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
3.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排水防涝,增强植株抗病力。
4. 药剂防治:播种前用杀菌剂拌种,如多菌灵、咯菌腈等。
通过识别小麦全蚀病的典型症状,农民可以及早发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保障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