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折一枝是什么意思】“桂折一枝”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在竞争中取得成功或获得某项荣誉。它不仅有文学上的美感,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下面将从字面含义、文化背景、现代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
“桂折一枝”原意是“折取一枝桂花”,出自唐代诗人宋之问的《送友人之京》:“桂折一枝先,荣归故里时。”这里的“桂”象征高洁与荣耀,“折一枝”则寓意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
在传统文化中,“桂”常被视为科举考试中的吉祥物,象征高中状元。因此,“桂折一枝”后来引申为“金榜题名”、“一举成名”的代称。
在现代语境中,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在学术、事业、比赛等场合中取得优异成绩或获得重要奖项,具有褒义和鼓励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桂折一枝 |
字面意思 | 折取一枝桂花,象征取得成功 |
出处 | 唐代宋之问《送友人之京》 |
文化象征 | 高洁、荣耀、功名、成功 |
引申意义 | 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表扬他人取得成就,如考试、比赛、工作等 |
同义表达 | 金榜题名、一举成名、独占鳌头 |
贬义/褒义 | 褒义 |
使用场景 | 学术、职场、竞赛、文学等 |
三、结语
“桂折一枝”不仅是一个优美的成语,更是一种对努力和成功的肯定。它提醒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唯有坚持不懈、奋发图强,才能最终“折得一枝”。无论是古代的士子还是现代的奋斗者,这一成语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