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名词解释】一、
次贷危机,全称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是指2007年至2008年期间,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大量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无法偿还,进而引发全球金融体系动荡的一场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最初源于美国住房市场过度投机和金融机构对风险的低估,最终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衰退。
次贷危机的核心问题在于银行和金融机构将原本信用评级较低的借款人(即“次贷”)的贷款打包成证券产品(如MBS、CDO等),并出售给投资者。这些证券在表面上看似安全,但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违约风险。当房价下跌、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这些证券的价值大幅缩水,导致持有它们的金融机构陷入巨额亏损,甚至破产。
此次危机不仅影响了美国本土的金融市场,还通过全球化的金融网络传导至世界各地,导致股市暴跌、信贷紧缩、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为了应对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救市措施,包括注入资金、救助大型金融机构、推出经济刺激计划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次贷危机 |
英文名称 |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
时间范围 | 2007年–2008年 |
发源地 | 美国 |
背景 | 房地产市场过热、高风险贷款增加、金融衍生品泛滥 |
核心原因 | 次级贷款违约率上升、金融产品风险被低估、监管缺失 |
影响范围 | 全球金融市场、股市、实体经济、就业率、经济增长 |
主要事件 | 雷曼兄弟破产、房利美与房地美被接管、美国政府推出TARP计划 |
应对措施 | 政府注资、降息、财政刺激、加强金融监管 |
后果 | 全球经济衰退、金融市场动荡、居民财富缩水、失业率上升 |
相关术语 | 次级贷款、MBS、CDO、信用违约互换(CDS)、系统性风险 |
三、结语
次贷危机是现代金融体系中一次深刻的教训,揭示了过度依赖金融创新、忽视风险控制以及监管缺位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此后,全球范围内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并推动了更稳健的金融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