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握手名词解释】在康复医学领域,"Bobath握手"是一个常用于脑卒中或脑损伤患者康复训练中的术语。它是一种通过特定的手部姿势和动作来改善患者上肢功能、增强肌张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方法。该技术源于神经发育疗法(NDT)中的Bobath技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及其丈夫Kurt Bobath共同发展而来。
一、
Bobath握手是一种康复训练方法,主要用于帮助脑损伤患者恢复上肢功能。其核心在于通过双手交叉、手指相扣的方式,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进运动控制能力和感觉反馈的恢复。该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主动运动能力,还能增强对称性动作的协调性,减少异常运动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Bobath握手通常与全身性的Bobath技术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全面的康复效果。它是康复治疗师在临床中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尤其适用于偏瘫患者。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Bobath握手 | 
| 英文名称 | Bobath Hand Position / Bobath Grip | 
| 所属领域 | 康复医学、神经康复、物理治疗 | 
| 提出者 | Berta Bobath 和 Kurt Bobath(英国) | 
| 主要目的 | 改善上肢功能、增强肌张力、提升协调能力 | 
| 操作方式 | 双手交叉,手指相扣,掌心相对,保持一定张力 | 
| 适用人群 | 脑卒中、脑损伤、偏瘫等患者 | 
| 作用机制 | 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 | 
| 常见应用场景 | 早期康复训练、坐位平衡训练、日常活动能力训练 | 
| 与其他技术关系 | 与Bobath技术(神经发育疗法)密切相关 | 
| 优势 | 简单易行、无创、可作为辅助训练手段 | 
| 注意事项 | 需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避免错误动作加重病情 | 
三、结语
Bobath握手作为一种基础而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逐步恢复上肢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对于康复治疗师而言,掌握这一技巧是提升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