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字的解释新华字典】“己”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在《新华字典》中,“己”字被列为常用汉字之一,其意义主要体现在自身、自己以及某些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上。以下是对“己”字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基本解释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己 | jǐ | ① 自己,自身; ② 天干中的第六位(如:甲、乙、丙、丁、戊、己); ③ 古代地名或姓氏。 |
二、常见用法与例句
1. 表示自己
- 例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解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2. 天干之一
- 例句:己丑年,是农历的一个纪年方式。
解释:在传统历法中,“己”作为天干之一,常用于配合地支组成六十甲子。
3. 作为姓氏
- 例句:历史上有“己姓”人物,如春秋时期的己氏。
三、文化内涵
“己”字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个体的自我意识,还常用于表达个人修养、道德规范等概念。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即强调对自身品德的完善,而“己”正是这一过程的核心。
此外,在古代文献中,“己”也常与“我”、“身”等词互为近义,但“己”更偏向书面语,语气更为庄重。
四、形体演变
“己”字的结构较为简单,由一竖一弯构成,笔画清晰,书写方便。在甲骨文中,“己”字形似一个弯曲的线条,象征人体的形态;到了小篆时期,字形逐渐规范化,成为现代汉字的基础。
五、相关词汇
词语 | 含义 |
自己 | 表示本人、自身 |
己身 | 自己的身体或身份 |
己知 | 自己知道的事物 |
己任 | 自己应尽的责任 |
六、总结
“己”字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既是表示“自己”的代词,也是天干之一,同时还可用于姓氏和特定文化语境中。了解“己”的多种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汉语表达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通过《新华字典》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更是中华文化中自我意识与伦理观念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