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抽梯是什么意思】“上楼抽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上楼时把梯子抽走”,比喻在达到目的后,故意断绝对方的退路或继续前进的可能,常用于形容人做事不留余地,或者在合作、帮助他人之后,反而设置障碍,使对方无法再进一步。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上楼抽梯 |
拼音 | shàng lóu chōu tī |
出处 | 出自《水浒传》等古典文学作品,具体出处不详 |
含义 | 比喻在达到目的后,断绝对方的退路或继续发展的机会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策略性行为,带有贬义 |
近义词 | 背信弃义、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
反义词 | 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知恩图报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上楼抽梯”最早出现在古代小说中,用来形容某些人物在取得利益后,为了防止对方反悔或进一步要求,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比如在《水浒传》中,一些权谋之士常用此计,以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威胁。
这个成语虽然字面看起来像是一个动作,但其背后往往暗含着一种心理战术和策略思维,常见于政治、商业、人际交往等领域。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商业合作 | A公司为获得B公司的订单,先提供技术支持,待合同签订后便停止支持,导致B公司陷入困境 |
人际关系 | 朋友借了钱,承诺会还,但后来却找借口不还,甚至断绝往来 |
政治斗争 | 领导者利用下属完成任务后,不再给予资源支持,让其无法继续发展 |
四、注意事项
1. 情感色彩:该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缺乏诚信、心机重的人。
2. 使用场合:适合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口语中较少直接使用。
3. 文化背景:源于中国古代的智慧和策略思想,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五、总结
“上楼抽梯”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反映现实社会中复杂人际关系的表达方式。它提醒人们在处理事务时,应注重长远关系的维护,避免因一时得利而失去信任和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