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姜夔原文及翻译】《扬州慢》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游历扬州时,借古抒怀,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对战乱后扬州萧条景象的感慨。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宋词中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
一、原文
> 扬州慢
>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翻译
原文 | 翻译 |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 扬州是淮河以东著名的都市,竹西亭是风景优美的地方,我在这里稍作停留,开始行程。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 经过春风吹拂的十里长街,只见荠菜和麦苗一片青绿。 |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 自从金兵南侵之后,荒废的池塘和高大的树木,仍让人对战争心有余悸。 |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 天色渐晚,号角声在寒冷中回荡,整座城市空无一人。 |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即使是杜牧那样的才子,如今再来也一定会感到震惊。 |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即使是写得再好的诗词,再美好的梦境,也难以表达这份深情。 |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二十四桥依旧存在,水面荡漾着冷月,寂静无声。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 想起桥边盛开的红芍药,年年开放,却不知为谁而生? |
三、总结
《扬州慢》是姜夔在扬州所作的一首词,通过描绘扬州战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他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
此词不仅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更是一种历史变迁的见证。姜夔用简练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结合,使读者在欣赏词的美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的悲凉与沧桑。
四、内容特点
- 情感真挚:全词情感深沉,寄托了作者对扬州的深切怀念。
- 意境深远:通过“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 语言凝练:用词简洁,富有节奏感,体现了宋词的审美风格。
- 历史感强:词中融入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增强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姜夔的其他作品或宋代词风,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