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成语是什么意思】“飞蛾扑火”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明知事情有危险或不值得去做,却仍然固执地去追求,最终导致失败或受到伤害。这个成语来源于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飞蛾在夜间会主动扑向光源,即使知道可能会被烧伤甚至死亡。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飞蛾扑火 |
拼音 | fēi é pū huǒ |
出处 | 《梁溪漫志·张文潜粥记》:“然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
本义 | 飞蛾扑向灯火,比喻自取灭亡 |
引申义 | 比喻人明知有害仍执意去做,结果自招灾祸 |
二、成语用法
- 语法结构:主谓式
- 常用搭配: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 飞蛾扑火,死路一条
- 感情色彩:贬义词
- 适用场合:用于批评那些不明智的行为或选择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自投罗网、作茧自缚、引火烧身 |
反义词 | 明哲保身、知难而退、避重就轻 |
四、实际应用举例
1. 例句1:他明明知道这次投资风险极大,却还是飞蛾扑火,最终亏得血本无归。
2. 例句2:她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简直是飞蛾扑火,最后落得个伤心欲绝的下场。
五、总结
“飞蛾扑火”这一成语形象生动,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盲目行动,要理性判断形势,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飞蛾扑火”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