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主要由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引起。它不同于一般的湿疹或感染性皮炎,而是属于一种迟发性超敏反应(Ⅳ型变态反应)。该病多表现为红斑、瘙痒、丘疹、水疱等症状,常见于手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
一、过敏性皮炎概述
项目 | 内容 |
疾病名称 | 过敏性皮炎 |
病因 | 接触过敏原(如金属、化妆品、洗涤剂、植物等)引发的免疫反应 |
发病机制 | Ⅳ型超敏反应,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常见症状 | 红斑、瘙痒、丘疹、水疱、脱屑、结痂等 |
好发部位 | 手部、面部、颈部、四肢等 |
治疗原则 | 避免接触过敏原、外用激素类药物、抗组胺药等 |
预防措施 | 识别并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皮肤护理 |
二、常见致敏原分类
类别 | 具体物质示例 |
金属类 | 镍、铬、钴等 |
化妆品类 | 香料、防腐剂、染发剂等 |
植物类 | 毒藤、毒橡树、漆树等 |
药品类 | 某些抗生素、局部麻醉剂等 |
日用品类 | 洗涤剂、橡胶制品、皮革等 |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接触可疑致敏物。
- 皮肤试验:如斑贴试验,用于检测致敏原。
- 临床表现:根据皮损形态和分布进行判断。
鉴别诊断:
疾病类型 | 主要特征 |
接触性湿疹 | 与过敏性皮炎相似,但可能为非免疫性反应 |
单纯性湿疹 | 多为遗传性,无明确接触史 |
真菌感染 | 可能出现环状红斑、脱屑,需真菌镜检确认 |
荨麻疹 | 表现为风团样皮疹,常伴明显瘙痒 |
四、治疗与管理
治疗方式:
-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治疗的关键。
- 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软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 口服药物: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等。
- 物理治疗:如冷敷、保湿护理等。
日常管理建议: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 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护肤品。
- 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五、总结
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由过敏原诱发的免疫性皮肤病,其核心在于识别和避免致敏源。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长期的皮肤护理,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对常见致敏原的认知,有助于减少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