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起鹘落】“兔起鹘落”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宋代苏轼的《晁错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故曰:‘兔起鹘落,少纵则逝。’”原意是说兔子刚一跳起,鹘(一种猛禽)就迅速扑下捕捉,形容事情发生得非常快,机会稍纵即逝,必须迅速抓住。
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行动要果断、迅速,不能犹豫不决,否则就会错过良机。在现代语境中,它也被广泛用于强调时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商业决策、投资、学习、工作等场景中。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兔起鹘落 |
出处 | 《晁错论》——苏轼 |
原意 | 兔子刚跳起,鹘就迅速扑下,形容动作迅速、机会短暂 |
引申义 | 行动要果断、迅速,把握时机 |
使用场景 | 商业决策、投资、学习、工作等需要快速反应的场合 |
二、成语应用场景举例
场景 | 应用示例 |
商业投资 | 投资者需敏锐捕捉市场变化,避免因犹豫错过最佳入场时机 |
学习与考试 | 考试中遇到难题应立即处理,避免拖延导致时间不足 |
工作决策 | 面对突发问题时,迅速做出判断并执行,避免延误 |
体育竞技 | 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迅速反应,抓住对手的失误机会 |
三、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兔起鹘落”的异同 |
机不可失 | 机会难得,必须抓住 | 相似,都强调把握时机 |
一蹴而就 | 事情轻而易举就能完成 | 不同,强调难度低而非时机快 |
当机立断 | 遇到紧急情况立即作出决定 | 相近,强调果断性 |
稍纵即逝 | 机会容易消失 | 相近,强调机会短暂 |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适合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写作中,如议论文、演讲稿、分析报告等。
- 避免误用:不要用于描述缓慢或渐进的过程,否则会与成语本意相悖。
- 搭配词语:可搭配“当机立断”“把握时机”“迅速行动”等词,增强表达效果。
五、结语
“兔起鹘落”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机遇时要果断、迅速,切莫因迟疑而错失良机。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这种精神尤为重要。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团队协作,掌握“兔起鹘落”的精髓,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抓住成功的机会。